洛葵苗

為肉質藤本植物,莖細長,綠色或淡紫色。葉肉質而厚,卵形。漿果卵形或球形,暗紫色。別名蟳公菜、胭脂菜。性甘、酸,入心、肝、脾、大、小腸經,全草有清熱、涼血、滑腸、解毒之功用,對治大便秘結、小便短澀、痢疾、便血、斑疹、疔瘡等有助益。

食用方法


涼拌洛葵苗
洛葵嫩莖葉用滾水燙過,置冷水中浸漂後,撈起瀝乾。把清煮的紅蘿蔔、豆腐乾切絲,並將煮過洋菜切成適當的長度,備用。把切好的洛葵、紅蘿蔔、豆腐乾、洋菜連同味精、鹽、麻油等調味料一起拌勻,即可食用。油豆腐、素高湯及調味料一起加入,翻炒約三分鐘,淋下太白粉勾芡後即可食。

洛葵苗蛋捲
洛葵嫩莖葉洗淨後在加鹽的熱開水中燙過,撈起瀝乾,淋上高湯與醬油混勻的液汁,浸泡一會兒,擰去殘餘的水份及沾有調味的液汁。將蛋打散,放入少許鹽和砂糖,煎成兩張薄蛋皮。把洛葵分成兩部份,各用蛋皮捲緊,切成四公分長,置於盤中。

炒洛葵苗
洛葵嫩莖葉洗淨後在加鹽的熱開水中燙過,撈起,置入冷水中浸漂,將鍋的油加熱,放入蒜末爆香,加入洛葵快炒,並加入調味料翻炒即可食用。

洛葵苗清湯
洛葵嫩莖葉洗淨後在熱開水中燙過,撈起瀝乾。油鍋入油、加熱,將切成小段的蔥放入爆香。加水一大碗,待鍋中水滾後放入薑絲,並把切成小片之里肌肉沾勻太白粉,放入鍋中 ,按著再放入切過的小塊豆腐。鍋中湯液再煮開後,放入切段的洛葵,並加入適量之味精和鹽。取出盛入湯碗中,滴上芳香的麻油即可食用。


文章轉載: https://book.tndais.gov.tw/Brochure/tech66.htm#%E8%8B%9C%E8%93%BF%E8%8A%BD